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23年7月21日至2023年9月8日,市委第六巡察组对市交通运输局党组进行了专项巡察。2023年11月21日,巡察组向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反馈了巡察意见。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现将巡察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巡察整改整体情况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巡察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始终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党性的高度,深刻认识整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部署要求上来,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正视问题,以强烈的紧迫意识改正问题,切实做好整改工作。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坚决扛起巡察整改主体责任,成立了局党组书记牵头、局党组成员主抓的“落实市委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制定下发了《阳泉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关于巡察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将巡察组反馈的三个方面9个问题进一步细化为具体任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类施治、明确专人、限时改进、定期督查,有序推进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9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
二、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
(一)加强理论学习。一是局党组每季度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学习。先后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等内容,专题研读、集中讨论,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实践好相关要求。二是强化制度执行,建立学习长效机制。强化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执行,组织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进一步规范学习记录。持续强化乡村振兴领域的学习贯彻,研究制定了《2024年度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计划》,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最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学习党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深刻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遵循。三是多渠道多样式开展政策宣传。明确专人对局网站、公众号进行管理,定期更新信息,特别是积极宣传国家和省、市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和相关信息。同时,创新设计“码”上学习、VR“云游”桌面摆台,干部职工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听音频”“看视频”“学法规”,足不出户“身临其境”进行学习和参观,不断丰富其学习样式,更好入脑入心自主学习。
(二)强化学用结合。一是为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通行水平,研究实施危桥改造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项为民办实事事项,同步完成农村公路规范速度管理工作。全市一、二级农村公路共计59条520公里,涉及特殊路段19处,沿线限速标志已全部整改完成,整改前133个,拆除8个,新增199个,规范后数量324个。不断提升了我市农村公路路网整体通行效率和安全运行水平,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二是结合驻村帮扶工作,助力解决青龙坡村村民出行难、隐患多的问题。对青龙坡公路沿线多处隐患、特别是路基沉降进行治理,2023年11月组织施工,共出动机械约100台班,动用土石方300余方,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三是全面部署交通运输领域乡村振兴工作,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员大会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等,着力补齐民生出行交通领域短板,持续推动各项乡村振兴任务落地落实。
(三)优化部门协调。积极与市农业农村部门进行沟通对接,2024年上报乡村建设任务清单共2项,一是新改建旅游公路147.9公里,二是新改建一般农村公路106.2公里。同时,不断健全部门共建、信息共享、统一设计、程序规范的乡村振兴项目管理机制,指导各县(区)用好涉农资金统筹政策,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资金长效保障机制。
(四)做好养护管理监管工作。一是制定《阳泉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绩效考核工作方案》以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规范化考核评分表》,于2023年12月6日至12月14日,组织开展全市农村公路管养工作专项检查,考核结果实行奖惩机制,充分激发县(区)主动管养的自觉性。二是印发《阳泉市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自动化检测工作方案》,开展为期3个月的路况检测评定工作,全面掌握农村公路路况,有效提高道路的维护效率和精准性。经第三方自动化检测及人工检测评定,2023年底我市农村公路优良路率为81.61%,优良中等路率为85.42%,较2022年同比上升0.1%、0.51%。三是每季度开展一次养护工作专项检查,定期对各县(区)养护工作进行复核,汇总问题清单,出具整改意见,责令限期整改,形成整改报告。四是全市已建立完善路长制体系,登记有1659名路长制人员,均已分配有具体养护巡查路段。
(五)平定县“路长制”公示牌已整改完成,设置292块,其中:县道22块,乡道52块,村道218块,已基本覆盖平定县所辖农村道路。同时,为解决养护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导致信息化App应用使用方面经验缺乏等问题,于2023年12月组织开展“路长制”运行管理培训班,做到日常巡查有迹可查、灾毁事件现场上报,不断提升农村公路使用寿命和资源利用率,做到“建养平衡”。今年7月,我局指导各县(区)利用路长制App完成旅游公路标志标识信息采集工作,共采集上传716张照片,并通过省厅复核。
(六)切实解决乡村出行问题。一是平定县东回镇现已恢复班线客运,个别偏远及人口稀少自然村已安排预约响应式发车,切实解决老百姓实际出行问题。二是平定县岔口乡冯家峪村、大前村已按照“班车+预约”方式解决出行问题,每周安排班车2—3趟,其余时间段可进行预约响应式发车。三是矿区大南沟村现已通28路公交车,将原28路(桃林沟果蔬市场—华越机械)公交线延伸至“阳光新区”,途经大南沟村。
(七)深化项目监管体系。一是加强对各县(区)的督促指导,严格执行设计审批流程,突出土地预审重要性。同时,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制度,在设计变更之前,项目主体应进行工程量及造价增减分析,并严格按照审批部门的变更程序合规进行。二是严格执行招标投标制,择优选择施工队伍。监督指导各县(区)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有关招标投标制度,从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分析对比,从中选出具有最优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施工单位。建设过程中,不定期抽查合同执行情况,防范建设过程中投资超预算。三是通过开展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周进展、月督导、季通报”工作,加强对各县(区)农村公路建设推进情况及质量安全的督导力度,对于工作不到位,流程不规范,资料缺失、混乱的情况,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完成,超期未整改的将通报至相关单位,确保项目立项至竣工时流程规范、资料完整、资金使用合规,充分发挥行业监管的主动性。
(八)严把资金管理关。一是公路建设资金设有资金台账,每年与县(区)交通运输局核对下达资金。2024年4月11日,组织各县(区)交通运输局一起赴省厅核对省级补助资金。每年度预算批复和预算执行情况均在政府网站进行公开。同时,省交通运输厅每年度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自评考核。二是督导各县(区)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山西省高质量推进黄河、长城、太行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规定要求,认真编制资金安排计划,保证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鼓励推动各县(区)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多方开源,市场化运作,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多方面筹集资金,提升自身造血能力,拓展配套资金筹集方式。三是安排县(区)交通运输局对资金收入支出情况进行自查。同时,积极与市财政局相关科室对接,组成专项检查组,适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深入了解基层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
(九)深化路域环境治理成效。一是2023年11月、2024年4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专项治理,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出行安全感和幸福感。同时,加大农村公路治理超载超限力度,加强农村公路标志、标牌设置工作,完善农村公路的指示标志和警示标志。二是加大爱路护路宣传力度。2024年5月,开展了“路政宣传月”活动,出动宣传车4辆次、宣传人员2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800余份,进一步提升了全员爱路护路理念。三是2024年5月,开展全市农村公路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活动,实地展开巡查排查,及时督促县(区)对路基进行整型,修补路面病害,保证路基边坡坚实稳定、路面平整、排水畅通,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良好的出行环境。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尽管我们在落实整改中取得一些成效,但距离市委及巡察组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很大差距。今后的工作中,一要继续抓好整改工作,确保件件有着落。对已基本完成的整改任务,适时组织“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效;对需要较长时间整改的项目,紧盯不放,做到持之以恒抓紧抓实,持续跟踪督办。二要强化堵塞漏洞,抓好建章立制。以落实整改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资金管理、建管养运等方面的制度、办法,坚持用制度管事、以制度预防,标本兼治。三要突出成果转化,持续推动交通发展。切实把巡察整改成果转化为推动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全面提振全局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认真解决好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出行条件,为推动阳泉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交通保障。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我单位的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联系电话:0353-2022993 0353-2024566
电子邮箱:yqsjtjglk@163.com
通讯地址:阳泉市城区下站街道新泉路10号阳泉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
中共阳泉市交通运输局党组
2024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