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城区人社局组织社保中心工作人员深入义井镇和辖区各街道,为独居、残疾、重病、高龄等行动不便或无智能手机和不会认证的人群,推行“上门认证”亲情化便民服务,使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待遇资格认证,切实解决居家老人认证难的问题,有效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民生、连着民心。为守好群众“养老钱”,城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坚持问题导向,紧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延伸监督触角,主动作为,以强有力的监督助推养老认证便民服务更加贴心,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城区纪委监委督促和指导城区人社局出台《阳泉市城区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制度》,通过明确工作职责、完善认证途径、加强认证结果应用、规范监督管理等方面,打通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确保养老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筑牢社保基金安全防线,守好群众的“钱袋子”。
在城区纪委监委的推动下,城区人社部门持续优化创新推进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不断推动城区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更加便捷、高效,得到了广大参保人员的认可。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4641人次完成资格认证,包括企业养老保险待遇认证4212人次,机关养老保险待遇认证2317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认证8112人次。通过“老来健康”APP、“民生山西”APP等线上主要渠道进行正常认证14285人次;针对不会使用及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基层服务代办员帮助完成人工认证520人次;针对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上门帮助认证117人次,确保让每一位老人享受到更加便捷贴心的认证服务,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养老保险是事关民生的大事,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力,充分发挥监督‘前哨’和‘探头’作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养老待遇资格认证工作更加规范、高效、透明。同时,将进一步推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严防多领、冒领、错领养老基金等违规行为,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让老年人在享受社会保障的同时,感受到公平正义与温暖关怀。”城区纪委监委机关负责人表示。